• 9928查看
  • 0回复

世界湿地,中国盐城—江苏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复制链接]

4

主题

4

帖子

22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2
发表于 2024-3-26 12: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盐城市简介

盐城市,古称盐渎,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位于江苏省东部,东临黄海;全境为平原地貌,分为黄淮平原区、里下河平原区和滨海平原区。截至2022年底,全市辖3个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为 3.18 万平方公里,以修测海岸线划分陆、海域:陆域1.53 万平方公里;海域1.65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68.97万人。2022年,盐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79.8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1.2:41.4:47.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5647元。
西周前为“淮夷”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始建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因“环城皆盐场”更名盐城。南北朝先设射阳郡,后改盐城郡。隋大业末年(618),韦彻据盐城称王,立射州,分射阳、新安、安乐3县。唐武德七年(624),废射州复盐城县,属楚州。宋代属楚州。元代隶扬州路、淮安路(后改扬州府、淮安府)。明清时分属扬州、淮安二府。其间,阜宁于清雍正九年(1731)建县,东台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建县。民国年间先属淮扬道,后废道隶省,先后设江苏省行政第十督察区、盐城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盐城行政区辖盐城、盐东、建阳、阜宁、阜东、射阳、滨海、淮安、涟东9县,东台、台北属泰州行政区;11月,盐东、阜东分别并入射阳、滨海。1950年1月起,东台、台北划属盐城行政区;6月,涟东县划属淮阴行政区。1951年7月,台北县更名大丰县,建阳县更名建湖县。1954年10月,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1966年3月,析滨海县建响水县。1971年5月,盐城专区改称盐城地区。1983年3月,撤销盐城地区建省辖市盐城市,同时将原盐城县盐城镇范围设置为市城区,原盐城县农村范围设置为市郊区,全市辖东台、大丰、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7个县和城区、郊区2个区。1987年12月,东台撤县改市。1996年8月,大丰撤县改市;9月,市郊区改设盐都县。2004年3月,市城区更名亭湖区,同时撤销盐都县设立盐都区。2015年8月,撤销县级大丰市,设立盐城市大丰区。
盐城市文化底蕴丰厚,历代人文荟萃。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文雄海内。宋代晏殊、吕夷简、范仲淹先后在西溪任盐官,后相继入朝为相,人称“西溪三杰”,被传为千古佳话。南宋左丞相陆秀夫以身殉国,成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元末明初,文学巨匠施耐庵与弟子罗贯中曾隐居白驹场,撰写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孔尚任、李汝珍用盐城的水墨润就不朽名篇《桃花扇》《镜花缘》。盐城市拥有江苏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市境内绵延数百千米的滩涂湿地拥有丹顶鹤和麋鹿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一个在建的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盐城市行政区划图

2.目标战略

2.1发展目标

2035年,综合竞争力进入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先进行列。
2.2规划定位

生态新盐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国际湿地城市。
产业新盐城:长三角北翼先进智造高地。
开放新盐城:江苏沿海重要开放门户。
幸福新盐城:滨海风貌浓郁的美丽宜居城市。
2.3区域协同,形成东西南北全面开放格局

北向联动:对接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经济区。强化沿海通道功能,加强与山东半岛、京津冀的快速联通,规划建设沿海高铁。
东向出海:持续加强与日韩合作,推进中韩产业园建设,打造亚太自贸区建设先行区。推动恢复、增开盐城和韩国海空航线航班。
西向拓展:依托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实现淮河中下游城市“借港出海”;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城市,联合带动淮河经济带崛起。
南向融合: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接轨上海;全力推动“一区三基地”建设。持续推动盐城与上海、苏南等区域共建合作园区,深化合作体制机制。
3.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3.1总体格局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江苏沿海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盐城“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战略的实施,在盐城市域形成“一核、一极、三带”的空间结构
一核:盐丰一体化核心发展区。
一极:滨海港新兴增长极(黄海新区)。
三带:沿海、沿 204- 串场河、沿西部湖荡 - 淮河。


总体格局

3.2三条控制线划定

永久基本农田: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按照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划定原则,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形成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合理、质量优良、生产稳定的格局。
生态保护红线:以“双评价”为基础,与自然保护地体系相衔接,夯实“生态大市”地位,将盐城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内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城镇开发边界:以“双评价”为基础,落实三线不重叠原则,以城镇发展效益评价为指导,统筹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边界内编制详细规划,边界外编制村庄规划。
3.3生态保护格局

凸显“西部湖荡、东部滩涂、中部田园”的生态基底特色,市域总体上形成“一带两片八廊”的生态空间结构。
一带:贯通南北的通榆河生态景观带。
两片:东部沿海世界自然遗产湿地片、西部里下河湖荡湿地片
八廊:灌河、黄河故道、苏北灌溉总渠、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 - 大纵湖、斗龙港和川东港八条东西骨干河道。


生态保护格局

3.4西部湖荡建设“水韵江苏”示范区

构建海、湖、河交互融合的区域生境。
海:盐城东部黄海生态旅游涵养带。
湖:里下河“水韵江苏”示范区内重点湖荡湿地水体斑块。
河:衔接盐城东西部绿色发展、绿色示范的射阳河廊道、黄沙港廊道、新洋港廊道。


“水韵江苏”示范区

3.5生态入城,彰显水绿盐城魅力

始终做好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文化四篇文章,系统推进骨干河道全流域治理,打造人水相依、城水相融的“百河之城”。践行生态立市战略,构筑市辖区廊道体系,推动生态入城。
主城构建“中”字型生态廊道:以通榆河、环城 90 公里高速公路两侧保护空间为生态带,控制宽度在 500-2500 米,形成盐城主城生态框架。
副城构建“人”字型生态廊道:以斗龙港、老斗龙港为脉,构建大丰人字型生态廊道。廊道宽度控制在 200 米 -1000米,形成大丰的生态功能带。


生态廊道

3.6生态结构体系

完善主城“藤 - 瓜 - 蔓”生态结构体系。
藤: 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廊道生态本底;
瓜 :廊道周边点状优质生态空间
蔓: 联系藤与瓜的线性生态空间。
构建三级公园体系:郊野公园、市(区)级综合公园、社区公园。


公园体系

3.7积极打造全球“碳中和”示范城市

打造江苏发展的“碳汇空间”:系统推进湿地、滩涂、森林、海洋、绿地等生态碳汇资源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不断提升沿海、沿淮河和里下河地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形成“两大集群、四大基地、八大园区”的新能源产业总体布局。
两大集群: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光伏产业集群。
四大基地:近海风电基地、远海风电基地、海上风电运维基地、光伏综合利用基地。
八大园区:八个风电、光电产业园。


新能源产业总体布局

4.城乡发展格局

4.1城镇体系

完善市域“1-6-8-30”的城镇体系。
1 中心城市:借助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建设,推动建成盐丰交通、功能、生态一体化,形成辐射苏中苏北的强中心城市。
6 中等城市:推动建成东台、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六个中等城市,县城人口比重达 50% 以上。
8 县域副中心:推动弶港镇、上冈镇、黄沙港镇、益林镇、滨海港城、陈家港镇、大纵湖镇、大丰港城成为县 / 区副中心。
30特色镇:完善特色服务功能,在完善基层配套、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城镇发展体系

4.2打造盐丰一体的中心城区布局

坚持“中心辐射、主副协同、沿海突破”战略,积极推进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建设,在大市区统筹协调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建设,形成“一主一副一轴一基地”的组团式大城市空间结构。
一主:盐城主城。市域的行政、文化、商业、创新中心。
一副:大丰副城。盐城大市副中心,东向出海门户。
一轴:盐丰产业发展轴。公共服务、科技创新、商务商贸、文化会展、现代物流、新兴产业集中的城市发展主轴线。
一基地: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对接长三角的主阵地、南北合作的新标杆。


中心城区布局

4.3坚持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落实村庄分类管控措施。
5.产业新盐城

5.1 打造产业新高地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四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高端化、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风电和光伏产业发展;钢铁产业:主攻精品钢、不锈钢、特优钢三大方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智能终端、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电子、5G 等领域。
培育优势潜力产业: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现代物流。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机械、纺织、化工。
高端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强服务要素供给,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强化其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高质量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打造“5 分钟便利店 +10 分钟农贸超市 +15 分钟超市”生活服务圈,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发展能级和辐射效应。
5.2 夯实农业基础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创建长三角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一批高水平农业科技园区。构建“一带四区多点”的农业空间格局。
一带:现代渔业产业带;
四区:里下河生态休闲农业区、黄淮海平原高效生态农业区、沿海现代经济农业区、海洋渔业发展区;
多点:各类特色农业园区、特色农业种(养)殖基地。


农业空间格局

5.3 培育现代园区

整合产业平台,推进“一县一区、一区多园”模式,形成“3+2+13”的重点园区布局。
3区域合作平台:中韩 ( 盐城 ) 产业园、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黄海新区。
2国家级园区:盐城开发区、盐城高新区。
13省级园区:东台、盐南、大丰、大丰港、建湖、滨海、射阳、亭湖、响水、射阳港、阜宁等省级园区。


重点园区布局

5.4 建设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基地

一轴两核三组团四园区。
一轴 :盐丰产业发展轴。
两核: 南海未来城科创之核、常盐经开区智造之核。
三组团: 便仓科教组团、刘庄物流组团、新丰文旅组团。
四园区: 大丰高新区、沪苏集聚区、苏盐园区、大丰港经济区。


产业园区布局

5.5 建设黄海新区

以国家级新区为标杆、以省级开发区为目标,主动承接重大生产力布局,形成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港口物流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盐城产业经济新高地、城市发展新空间。
两港两城四片区。
两港:滨海港、响水港。
两城:月亮湾港城、陈家港港城。
四片区:金属材料及特种纤维产业区、新医药新材料产业区、不锈钢及深加工产业区、再生纸循环经济产业区。


黄海新区格局

6.文旅发展格局

6.1健全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讲好盐城历史故事:以海盐文化为“根”,塑造张謇盐垦文化、红色文化、戏剧(淮剧杂技)文化多元文化系统。
绘就串场河文化画卷:构建 155 公里的串场河文化带,串联沿线安丰、富安历史文化名镇和草堰、白驹、便仓、伍佑等千年古镇,展现盐城城市历史记忆。
构建四个层次的保护体系:构建市域“历史文化名镇 - 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 历史文化保护区 - 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四级保护体系。


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6.2建设令人向往的沿海风光带

湿: 强化保护,打造生物多样性天堂。
路: 依托旅游 1 号线,建设东部最美风光带。
区: 培育多个旅游区,推动生态价值转换。


沿海风光带

7.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7.1城市通道

打通沿海通道:加强盐城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环渤海地区之间的联系。
建设沿淮通道:建设淮河经济带出海门户枢纽,拓展港口辐射范围。
构建城际通道:对接长三角核心区的高速通道,提升盐徐通道、盐宁通道、盐锡通道能级。


交通通道

7.2枢纽强化,构筑双循环格局的节点

空港枢纽:打造面向东北亚的特色航线网络,开辟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地区的航线;拓展国内直达航线,加强与国内枢纽机场的中转衔接。
海港枢纽:加密盐城港至上海港集装箱内支班轮航线,开辟盐城港 - 上海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加快拓展国内航线。
高铁枢纽:高铁 1.5 小时到达上海、苏州,2 小时到达南京、青岛。
7.3构筑盐丰一体、中心辐射的大城市交通格局

建立与组团城市匹配的交通组织模式。
30min主城 - 副城 - 港城:盐城主城区 - 大丰城区 -大丰港区,多条城市快速路、市域铁路、大运量快线公交组成高频次复合交通走廊。
10min城区 - 外围园区 / 镇:干线公路 / 市域快速路联系。


城市复合交通廊道

建立以快速路 - 主干路为核心的路网框架。
快速路:衔接高速、通达枢纽:
结构:“田”+ 放射式;串联:“盐 - 丰 - 港”快速路;
快速通道:加强对外快速联系;高速互通:完善互通设置,提升高快速路转换效率
主干路: 锚定框架、串功能区。
结构:方格网式路网;主城:十六横十五纵;
大丰:九横八纵;港城:三横四纵。


核心路网框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